【人民周刊】26年坚守,群众夸他“真扶贫”-凯发k8旗舰厅手机下载

【人民周刊】26年坚守,群众夸他“真扶贫”

  

  2020年5月20日,湖南长沙。当从新闻上获知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时,55岁的唐妩玲泪流满面。很少刷微信的她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新闻,并且写道:“我老公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扶贫26年,他一年只有二三十天待在家里,我们7800多天的分别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唐妩玲的丈夫,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常务副站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科技副县长曾馥平。

  眼前的曾馥平,头戴草帽,皮肤黝黑,两鬓斑白,跟当地地道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26年时光,可以使人容颜变老,也可以使石山变样。他的故事,就在无言的大山里。

  26年里,他远离妻女和繁华都市,扎根毛南山乡扶贫一线,经历了跌落山谷和多次车祸负伤,但他从不言退,以奋斗诠释初心,用坚守践行担当。

  26年来,他以滴水穿石之功,让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石漠山区披上绿装,让贫困山区群众依靠科技创新脱贫致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赞叹:这是个奇迹!

  26年里,他在田间地头、崇山峻岭中完成了数十项科研课题,为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穷尽青春年华,毛南族群众都亲切地叫他“真扶贫”。  

 

2019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曾馥平(左二)到下南乡检查指导脱贫工作。      

  移民示范区 

  开辟脱贫新天地 

  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实施。受中国科学院的委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广西合作,在环江开展科技扶贫试点工作。

  那时的曾馥平不满30岁,任研究所林果生态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正在长沙市郊区从事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风华正茂的他,一直梦想着要成为像侯学煜那样的科学家。

  “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1994年7月,曾馥平说服泪眼相望的妻子,告别喊着爸爸不愿撒手的3岁女儿,主动请缨到环江从事扶贫工作。

  木论乡顶吉村,是曾馥平到环江后调研的第一站。那里四面环山,玉米和红薯种在石缝里,农民喝的是黄绿色的坑渍水,吃的是稀稀的玉米糊,住的是四面透风的茅草屋,许多五六岁的孩子甚至没有衣服穿,一户农户的全部家产不到几百元……

  曾馥平的家乡在湖北省天门市农村,他也经历过贫穷和饥饿。但眼前的一切,还是让曾馥平感到震惊和难以言表的心酸。在农户家中,一位老伯向曾馥平描述了向往的美好生活:“每天能喝上没有虫子的水,一天能吃上一顿大米饭。”

  曾馥平哽咽了,这是他记忆中的第一次落泪。他紧紧握住老伯的手说:“您放心,我是共产党员,是国家派到环江扶贫的。我答应您,您向往的美好生活一定能实现。”

  这一幕,他至今难忘,也正是这一幕坚定了他留在环江从事科技扶贫的选择。  

 

2019年9月,曾馥平(右)深入石漠山区查看扶贫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曾馥平马不停蹄跑遍了全县上百个贫困村屯,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提出让农民搬出生态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石漠山区,进行易地安置。

  “这是一个创举,更是一个挑战。因为,这是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当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决定,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扶贫办、环江县政府共同运作,在距离环江县城3公里的思恩镇肯福建立一个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为日后开展大规模易地搬迁扶贫积累经验。曾馥平作为项目负责人,挑起了重担。

  为了作出科学的规划,他徒步翻山越岭考察走访;为了说服老百姓搬到移民示范区,他无数次深入石漠山区;为了取得群众信任,原本滴酒不沾的他,学会了喝酒;原来对方言一个字也听不懂的他,也学会了毛南族的“柳郎咧”;为了让老百姓走出大山,走上一条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可持续路子,曾馥平不畏山高,不怕路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一次,曾馥平进入即将开发的肯福荒山考察,在满是荆棘的林中钻了几个小时后,他迷路了。筋疲力尽的曾馥平眼睛一黑、脚下一滑,摔下了山谷。傍晚,村民们见曾馥平还没回来,急忙进山搜寻,直到天黑,才找到伤痕累累、严重虚脱的曾馥平。

  村民把曾馥平背下山,送到医院,诊断为尾椎撕裂,必须立即住院。村民和同事都劝他留在医院治疗,然而,病床上的曾馥平一夜难眠。

  “大石山的群众马上要搬出来了,一旦规划耽搁了,移民的生产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兑现诺言,第二天,曾馥平带着伤继续上山工作,这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常常发作的阵阵隐痛,在他的身体留下的后遗症,伴随至今。

  经过周密的谋划和筹备,1996年9月,来自上南、下南、木论、龙岩等乡大石山区贫困户共97户513名移民,在曾馥平和示范区同事的带领下,浩浩荡荡进入肯福示范区,开始艰苦创业。

  “汗珠顺着曾教授的头发滴到脸上,再流到脖子里,把他那身迷彩服都浸透了。”移民队伍里的刘胜友,依然清晰记得初次看到的曾馥平。那时的肯福,目之所及都是荒坡,移民中失望的情绪开始蔓延。

  为了让移民树立信心,曾馥平和移民晚上一起住在荒地里,望着星空入眠,白天一起舂墙建房,共渡难关。看着新家一天天建起来,移民的心里踏实了,都说:“有曾教授在,不怕的。”

  移民的吃、住问题解决了,但曾馥平仍彻夜难眠:如何让移民留得住,并让他们过上一年比一年好的日子,这才是建立示范区要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当时,广西有些移民区出现了新的生态退化,使移民再度陷入环境恶化与贫穷,纷纷回迁。

  为避免类似情况在肯福示范区发生,曾馥平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科研机构 公司 基地 产业”模式,组建环江科环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土地分配到户,实行分户承包经营,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

  同时,由中科院负责对示范区水果、甘蔗、畜禽、蔬菜等四大支柱产业进行科技开发,科环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示范区基本建设及经营、开发管理,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实践证明,这条精准科技扶贫路走对了。

  移民刘胜友难以忘记,他这辈子第一次见到椪柑果树苗的激动心情。那是在肯福新家的山坡上,40岁的刘胜友在曾馥平手把手的指导下,种下了第一棵树苗。如今,一棵棵树苗已长成郁郁葱葱的果园,年收入超过10万元,家里新建起三层楼房,还买了小汽车,祖祖辈辈住在高寒山区的苦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移民卢常恩难以忘记,他与妻子深夜卷起被褥离开肯福的路上,被曾馥平拦住的场景。当时,思想守旧的卢常恩依照迷信“风水”建房,跟妻子花了10个通宵,好不容易舂起2米高的泥墙。曾馥平得知后,要求他们全部推倒,卢常恩一气之下决定重回大山。被劝回肯福的路上,卢常恩从曾馥平那里第一次了解到“新型农民”“新农村”“小康生活”这些在大山里从没听到过的新提法。满腹牢骚变为满心期待的卢常恩,就此在肯福扎下了根。如今,梦想已照进现实的卢常恩仍念念不忘:“没有曾馥平,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截至2020年底,肯福生态移民示范区的年人均纯收入已由1996年的不足300元提高到21080元,超过了环江全县和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如今,随着环江县城往北扩展延伸,示范区已与县城连成一体。

  曾馥平在肯福开创的生态移民先河,先后引领8万多名山区群众走出大石山,奔上小康之路,给环江带来了由“输血”到“造血”的“生态扶贫”新理念,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被科技部列为我国科技扶贫的典型范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研究专家誉为“肯福模式的奇迹”,为发展中国家实施环境移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2019年11月,曾馥平(右)在思恩镇肯福移民搬迁点指导移民对沃柑剪枝护理。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石漠荒山换绿装 

  随着肯福生态移民示范区的成功,曾馥平被科技部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科技副县长。

  起初,有人劝曾馥平,办好肯福这件事,已是“车到站、船靠岸”,回到研究所的机关工作,不仅能和家人团聚,也更容易获得科研成果。

  “环江的扶贫工作还没有完成,我不能中途当逃兵。”在曾馥平眼里,肯福生态移民示范区安置的贫困农民只占贫困人口的少数,如何帮助那些没有搬出大山的群众摆脱贫困,才是他心中的头等大事。

  环江地处桂西北喀斯特区域,全县以山地、丘陵为主,40%面积为基石裸露的大石山区,是我国西部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

  环江的下南乡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地和发源地,当地石漠化最严重的古周村共有9个自然屯,居住着100多户村民。2000年以前,古周是一个无电无水无路的“三无”村,人均耕地不到0.5亩,人均年收入仅800元,全村最值钱的财产就是3头牛。

  “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为攻克号称“地球癌症”的石漠化重大生态顽疾,2001年,雄心勃勃的曾馥平带领一支由年轻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徒步进入古周村,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石漠化治理和石山生态重建试验区,探索一条治理石漠化和科技脱贫相结合的新路子。

  他们一起去村里采土样、观测气候变化,一起挤住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吃的是玉米红薯粥,喝的是地头水,常常一待就是一个多月。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山上种树,山下种果,地种牧草、中草药,树下养鸡,周边绿化,栏中养牛”的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  

 

2020年5月22日,曾馥平(左)到下南乡北龙屯查看广豆根种植情况,现场指导农户植管护技术。

  带着这份改变古周的蓝图,曾馥平满怀信心找到村干部,通知每户村民来一名代表开会,进行动员。然而,任凭村干部说破嘴皮,最后,开会现场只来了两三个村民。

  曾馥平没有灰心。过了一段时间,他和同事将优质牧草苗扛到古周,放在村里的大榕树下,计划无偿给村民种植,用来喂养牛犊。结果,他在树下守了一天,除了村干部为了配合工作拿了一些,仅有一位老人出于好奇,在榕树下转悠了半天,才勉强抱了一小把。

  接二连三的打击,没有让曾馥平气馁。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曾馥平再度来到古周村。这次,他从县城买来猪肉,带上几壶米酒,并叮嘱村干部,通知村民时,不要说是开会,就说请大家喝酒,聊聊天,一家来一个代表。

  听说不开会,各户代表都按时到场。每人喝了几杯后,平时少言寡语的人,也开始健谈起来。趁大家畅所欲言之际,曾馥平请那位抱了一把草回去种的老人发言。

  “那天曾教授带了很多草苗来,我抱了一把回去种,草长得又快又青翠,牛很喜欢吃。才养了4个月,已经卖出一头,赚了800多块钱。”老人提高了嗓门,大声说道。

  村干部放下酒杯接着说:“以前家里种两三亩玉米,一年的收入不到1000元。去年我们种草围栏养牛,一个人就能养6头牛,年收入1万多元。”

  听到这,会场的村民开始躁动起来。曾馥平感觉时机已到,开始发言。村民们顿时鸦雀无声,纷纷放下手里的碗筷、酒杯,竖起耳朵认真听起来。

  这次会后,曾馥平和同事们在环江县城附近的水田里撒了两亩的牧草种子,长成高苗后,全部拉到古周村。这一次拉去的牧草苗,比上次多得多,同样堆放在大榕树下,不到半天时间就一棵都不剩,全被村民争相抱回家种植。

  到2011年,古周村家家户户都建起了牛栏,还在山上种植了果树和草药,年人均收入比过去增加了10倍,提高到8000多元。与此同时,曾馥平发动村民种植了500多亩生态林,积极争取资金修通了进村水泥路,兴建了地头水柜、沼气池等。

  随后,又在下南乡古周、下塘等村建设高效立体退耕还林还草核心示范区25300亩,筛选出固氮、保水、耐旱等生态功能型植物及经济效益较高的饲料、果树、药用等经济型植物32种,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圃11个。

  曾馥平构建的喀斯特区域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让大山里的一个个村寨展现出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为石漠化治理和岩溶山区生态重建起到了示范作用,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典型案例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区域广泛推广应用。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曾馥平继续带领团队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结合《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国家重大需求,针对我国西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产业缺乏及经济落后等问题进行攻关。

  依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曾馥平不断探索“绿色生态扶贫”和“特色产业扶贫”新理念,研发退化喀斯特生态高值功能植物种类筛选与定向培育、人工植被复合经营与高效利用、立体高效生态衍生产业培育等技术,建立标准化精准试验示范基地,培育了喀斯特地区林下种草养牛和中草药特色产业,构建了喀斯特地区植被复合经营和特色生态衍生产业培育等科技扶贫体系,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遴选为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为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的精准扶贫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模式样板。

  近5年来,已累计辐射环江全县种植中草药2850亩,涉及品种有山豆根、牛大力、鸡血藤等,直接带动贫困户590户,人均年增收1800元以上;发展林下种草18万亩、养殖菜牛13.2万头,直接带动贫困户1720户,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推广的“次生林 山豆根”“次生林 白芨”等林药复合种植模式近十年种植面积1.1万亩,直接带动贫困户590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2020年11月24日,出席“中国天然氧吧”2020年创建活动发布会暨第二届产业发展大会的曾馥平,又为环江捧回了中国气象局授予的“中国天然氧吧”荣誉称号牌匾。

  “这为全球喀斯特地区减贫工作提供了‘中国方案’,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王克林说,曾馥平带领的科学家团队不仅在环江创建了第一个国家级喀斯特地貌生态站,还在研究喀斯特地貌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为喀斯特地貌地区找到了适宜的脱贫技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这些东南亚国家,对伊朗这样的国家也都有借鉴意义,其研究成果为世界提供了重要范例。也正基于此,目前,全世界对于喀斯特生态研究的sci论文中,有20%出自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年7月26日,曾馥平(左)到下南乡下南社区荣和生态养殖场污水处理工程现场,指导群众科学利用养殖场的牛粪和污水种植牧草、山豆根。

  甘当愚公无怨无悔 

  丹心更显大爱真情 

  26年来,曾馥平每年在长沙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不超过30天。

  最初,曾馥平的妻子唐妩玲难以忍受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1996年,她拉着5岁的女儿来到环江,动员曾馥平回长沙。

  为了让妻子改变心意,曾馥平带着妻子女儿一起下乡。看到大山里村民极度贫困的生活环境,唐妩玲沉默了。在环江待了一个星期后,唐妩玲知道说不动丈夫,只好带着女儿回到长沙,耳边还回想着丈夫的话:“我知道你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很苦,但大山里还有更苦的人,我必须留下来帮助他们。”

  需要换煤气,只能自己扛煤气罐;下水道堵了,只能自己疏通;夜晚灯不亮了,只能自己更换电灯泡……无数个漆黑的夜晚,看着窗外万家灯火,思念曾馥平的唐妩玲只能独自落泪。长期过度劳累,压垮了唐妩玲瘦弱的身体,让她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心率异常等疾病。

  一次,唐妩玲因急性肾结石,在医院做输尿管镜碎石手术。术后,剧烈的疼痛让唐妩玲躺在手术车上动弹不得,医院护工看到她身边一个照顾的人也没有,连声问她:“你的家属呢,你丈夫跑哪儿去了?”唐妩玲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流泪。

  2004年10月的一天,曾馥平利用休假时间赶回长沙与妻子、女儿团聚。一进门,妻子就说:“女儿出事了。”曾馥平一下愣住,着急询问缘由。

  “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你没有参加过家长会,也没到学校接送过女儿,她的同学和老师都没见过你。现在女儿被同学嘲笑没有爸爸,逃课回来,不敢去学校了,正躲在房间里呢。”听了妻子的话,曾馥平如梦初醒。他轻轻敲了敲女儿的房门,许久,门开了。

  女儿曾渝茜一头扑到曾馥平的怀里,失声大哭。曾馥平一边用右手擦着眼泪,一边轻声安慰女儿。

  第二天,曾馥平带着女儿到学校,见到老师并说明情况。老师听后非常感动,特意在班会上告诉大家:“曾渝茜有一个英雄的爸爸。她爸爸在广西边远山区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让许许多多光秃秃的石山披上绿装,让很多人摆脱了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她爸爸叫曾馥平,是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顿时,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同学们对曾渝茜刮目相看了,再也没有人讥笑她。

  在漫长的26年里,曾馥平无法照顾到双亲和妻女。父母弥留之际,他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妻子生病卧床,他不能陪伴照顾;女儿的童年缺少父爱……面对家人,曾馥平的心中充满愧疚,心中也有过彷徨和挣扎。

  可每当夜深人静时,曾馥平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肯福示范区刚开始建设时,他和500多名移民没有住的地方,夜晚在荒山上一起看星星的情景;想起移民为了早点过上好日子,在月光下拼命干活的身影;想到大石山农民对他充满信任、饱含期待的目光。

  他知道,自己决不能后退。

  2020年3月,环江进入决胜脱贫攻坚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当月16日,曾馥平和同事冒雨前往龙岩乡落实科技扶贫项目途中,乘坐的车辆被迎面驶来的货车撞翻,造成肋骨骨折。

  曾馥平被送到医院时,赶来看望慰问的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得知这已是曾馥平第三次遭遇车祸时,语重心长地说:“老曾,你太拼了,事不过三,可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在环江县主要领导的再三叮嘱下,曾馥平在伤势好转后,回到长沙休养。“他在家里坐不住啊!”唐妩玲说,虽然医生下了“必须卧床休息3个月的‘死命令’”,但是曾馥平只在家里待了3天,又不顾劝阻,赶回环江。

  此时正值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的重要阶段,曾馥平作为下南乡第一书记,在下乡配合评估工作和落实项目时,因雨天山路湿滑,不慎摔倒,导致伤势复发,再次入院接受治疗。

  唐妩玲听到这一消息,气不打一处来,在电话里狠狠指责了曾馥平,但又感到无比心疼和钦佩。

  “如果这里的老百姓还需要我,我愿意继续留下来!”曾馥平说,“土地是农民永远的根,而农村、农民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永远的根!扎根这片沃土,让群众幸福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

网站地图